【ldquo 合掌 rdquo 是什么一回事?(律诗里的一种说法)?】在古典诗词的创作中,尤其是近体诗(如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中,“合掌”是一个重要的术语。它指的是对仗工整但意义重复或相近的词语搭配,这种现象在诗歌中被视为一种弊病,影响了语言的丰富性和表达的多样性。
一、什么是“合掌”?
“合掌”原意是双手合十,象征着虔诚与一致。在诗词中,它被用来比喻两个词语或句子在结构上对仗工整,但在意义上却过于相似,甚至完全相同,导致表达上的重复和单调。
例如:
- “山高水长”与“山高水远”:虽然都是描绘自然景象,但“高”和“长”、“远”之间意义接近,形成“合掌”。
- “风和日丽”与“风清日朗”:同样属于结构对仗、意义相近的情况。
这类情况在律诗中尤其需要避免,因为律诗讲究对仗工整、内容丰富,若出现“合掌”,则会削弱诗的艺术表现力。
二、为什么“合掌”不好?
1. 缺乏变化:对仗工整是好的,但如果意义重复,就显得单调。
2. 浪费字数:用两个意思相近的词来表达同一个意思,造成字数浪费。
3. 影响意境:重复的表达可能让读者感到乏味,无法感受到诗意的层次感。
三、如何避免“合掌”?
1. 注意词义差异:选择意义不同但结构对称的词语进行搭配。
2. 多角度描写:从不同角度切入,避免同一事物的重复描述。
3. 灵活运用词汇:掌握丰富的词汇量,提升语言的表现力。
四、总结对比表
项目 | 内容 |
定义 | “合掌”指对仗工整但意义重复或相近的词语搭配,常见于律诗中。 |
原意 | 比喻双手合十,引申为意义重复、结构对称但内容雷同。 |
危害 | 造成语言单调、浪费字数、影响诗意表达。 |
避免方法 | 注意词义差异、多角度描写、丰富词汇使用。 |
所属文体 | 主要出现在近体诗(如五言律诗、七言律诗)。 |
通过了解“合掌”的概念和危害,我们可以在创作或欣赏古诗时更加注重语言的多样性和表达的深度,从而更好地体会古典诗词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