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从军征》是一首古老的乐府诗,选自《乐府诗集》,它以一个老兵的视角,讲述了他多年征战后归家的经历,以及回到故乡时所见的荒凉景象。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情景描绘,深刻反映了战争给普通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原文: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问题与解答:
1. 这首诗开头两句“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有何深意?
答:这两句诗简洁而有力地概括了主人公一生的经历。“十五”和“八十”的对比,不仅体现了时间的漫长,也暗示了主人公在战场上度过了大半人生。这不仅仅是个人命运的写照,更是对当时连年战乱、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的控诉。
2.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这一场景描写有何作用?
答:这一场景通过视觉上的强烈反差,将读者带入一种悲凉的氛围之中。当老兵满怀期待地眺望自己的家园时,看到的却是长满松柏的坟墓,表明家人早已离世。这种突如其来的打击让人心碎,同时也揭示了战争给家庭带来的毁灭性后果。
3. 如何理解“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这两句诗?
答:这两句诗描绘了家园荒芜的景象。“旅谷”、“旅葵”指野生植物,它们在庭院和井边自由生长,象征着无人照料的生活环境。这种荒凉的状态不仅是物质上的匮乏,更是一种精神上的空虚和孤独。
4. 老兵最后“泪落沾我衣”的情感如何解读?
答:老兵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情感冲击之后,最终流下了伤心的泪水。他的泪水包含了对逝去亲人的哀悼、对家乡变化的感慨,以及对自己一生颠沛流离的无奈。这滴眼泪凝聚了整首诗的主题——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残酷性的控诉。
总结:
《十五从军征》通过对老兵归乡经历的叙述,展现了战争的无情和社会的冷漠。它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故事,而是千千万万被战争摧毁的家庭的真实写照。这首诗以其质朴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成为古代文学中反映社会现实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