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哪座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是毛泽东在《水调歌头·游泳》中写下的著名诗句,描绘了长江上一座桥梁贯通南北的壮丽景象。这句话不仅展现了我国建设成就的辉煌,也象征着人民智慧与力量的结晶。
那么,“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指的是哪座桥呢?答案就是——武汉长江大桥。
一、
武汉长江大桥是中国第一座跨越长江的铁路、公路两用桥,于1957年正式通车。它不仅是中国桥梁史上的里程碑,也是新中国成立初期重大工程成就的象征。毛泽东的诗句正是对这座桥的赞美和肯定。
该桥连接了武汉的汉口与武昌,将原本被长江隔断的南北两岸连为一体,极大地促进了武汉乃至整个华中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交通便利。
二、相关数据对比表
项目 | 内容 |
桥名 | 武汉长江大桥 |
建成时间 | 1957年 |
所在城市 | 湖北省武汉市 |
长度 | 全长1670米 |
结构类型 | 钢梁结构,铁路与公路合用 |
设计单位 |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设计院 |
施工单位 | 中国建筑公司等 |
历史意义 | 中国第一座长江大桥,标志新中国桥梁建设的开始 |
毛泽东诗句出处 | 《水调歌头·游泳》 |
三、延伸理解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不仅是对武汉长江大桥的直接描写,也寓意着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奋斗精神。从古代的“天堑”到现代的“通途”,这一变化体现了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巨大飞跃。
如今,武汉长江大桥依然是武汉的重要地标之一,不仅承载着交通功能,也成为游客参观的历史文化景点。
结语: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所指的正是武汉长江大桥。它是新中国桥梁建设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体现。通过这座桥,我们看到了历史的变迁、技术的进步以及人民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