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省的词语意思是什么】“尚书省”是古代中国官制中的一个重要机构,尤其在隋唐时期具有重要地位。它是中国古代中央政府中负责执行政令、处理日常政务的核心部门之一。为了更清晰地理解“尚书省”的含义,以下将从其历史背景、职能、组织结构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直观展示相关信息。
一、
1. 历史背景:
“尚书省”最早可追溯至秦汉时期,最初为皇帝的秘书机构,负责文书、记录等事务。到了隋唐时期,尚书省成为三省六部制中的核心部门,与中书省、门下省共同构成中央决策和执行系统。
2. 职能作用:
尚书省的主要职责是执行皇帝的诏令,管理全国行政事务,具体包括财政、民政、刑法、礼仪等各项政务。它相当于现代政府的“国务院”,负责政策的实施与监督。
3. 组织结构:
尚书省下设六部(吏、户、礼、兵、刑、工),每部设有尚书、侍郎等官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此外,尚书省还设有都堂、左右司等辅助机构。
4. 地位与影响:
在唐代,尚书省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其长官尚书令虽因避讳而常空缺,但实际权力由左右仆射掌握,对国家治理起到关键作用。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说明 |
中文名称 | 尚书省 |
起源时期 | 秦汉时期,最初为皇帝的秘书机构 |
发展阶段 | 隋唐时期成为三省六部制的核心部门 |
主要职能 | 执行政令、管理全国行政事务(如财政、民政、刑法、礼仪等) |
组织结构 | 下设六部(吏、户、礼、兵、刑、工),每部设尚书、侍郎等官员 |
隶属关系 | 属于三省六部制,与中书省、门下省共同构成中央政权体系 |
实际权力 | 左右仆射掌握实权,尚书令因避讳常空缺 |
历史意义 | 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官制影响深远 |
三、结语
“尚书省”作为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中的重要机构,不仅体现了当时高度发达的官僚体系,也反映了中央集权制度的成熟。了解其含义和作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发展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