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兵黩武成语意思及造句】“穷兵黩武”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国家或个人在军事上过度使用武力,不顾后果地进行战争。这个成语带有明显的贬义色彩,常用于批评那些不理智、好战的行为。
一、成语解释
词语 | 穷兵黩武 |
拼音 | qióng bīng dú wǔ |
出处 | 《三国志·魏书·钟会传》:“会(钟会)遂专断,穷兵黩武。” |
含义 | 指滥用兵力,无节制地发动战争,不顾人民的安危和国家的长远利益。 |
用法 | 多用于批评国家或个人的军事行为过于激进、缺乏理性。 |
近义词 | 好战成性、穷凶极恶、穷兵黩武 |
反义词 | 以和为贵、偃旗息鼓、和平共处 |
二、成语用法与例句
用法 | 例句 |
用于批评国家政策 | 一些国家为了扩张领土,常常穷兵黩武,导致地区局势动荡。 |
用于描述个人行为 | 他性格暴躁,遇事就穷兵黩武,结果常常惹来麻烦。 |
用于历史评价 | 明朝末年,统治者穷兵黩武,最终加速了王朝的灭亡。 |
三、使用注意事项
1. 语境适配:该成语多用于正式或书面语中,不适合口语表达。
2. 情感色彩:具有强烈的负面评价意味,使用时需注意语气。
3. 搭配对象:通常用于国家、政权、领导人等宏观主体,较少用于个体。
四、总结
“穷兵黩武”是一个带有强烈批评意味的成语,强调对战争的过度依赖和滥用。在实际使用中,应注意其语境和情感色彩,避免误用或不当表达。通过合理运用这一成语,可以更准确地传达对某些行为或政策的否定态度。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成语或拓展阅读,可参考《现代汉语词典》或《成语故事大全》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