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情势变更原则】在合同法中,"情势变更原则"是一个重要的法律概念,指的是在合同成立后,由于发生了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无法预见、非因当事人过错的客观情况变化,导致合同的基础发生根本性动摇,继续履行合同将显失公平时,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变更或解除合同的原则。
这一原则的核心在于维护合同的公平性和合理性,避免因外部环境的突变而导致一方当事人承担不合理的负担。它与“不可抗力”有所不同,不可抗力通常指自然灾害、战争等无法控制的事件,而情势变更则更侧重于经济、政策、市场等社会环境的变化。
一、
情势变更原则是合同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旨在应对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的重大变化,保障合同双方的合法权益。其适用前提是:合同成立后,出现了当事人无法预见、非因自身原因导致的情势变化;该变化对合同的履行造成重大影响;继续履行合同将导致显失公平。
在实践中,法院或仲裁机构会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否适用该原则,并决定是否调整合同内容或解除合同。
二、表格对比
项目 | 情势变更原则 | 不可抗力 |
定义 | 合同履行中因客观情况变化导致合同基础动摇,继续履行显失公平 | 自然灾害、战争等无法预见、无法避免且无法克服的客观情况 |
发生时间 | 合同成立后 | 合同履行过程中 |
是否可预见 | 当事人无法预见 | 一般不可预见 |
是否因当事人过错 | 非因当事人过错 | 通常与当事人无关 |
法律后果 | 可变更或解除合同 | 通常免责或解除合同 |
适用范围 | 更多适用于经济、政策、市场等变化 | 多适用于自然因素或突发事件 |
三、适用条件简述
1. 客观情势变化:必须是客观发生的,而非主观原因。
2. 非当事人过错:该变化不是由任何一方造成的。
3. 无法预见:在签订合同时,当事人无法合理预见该变化。
4. 影响合同基础:该变化导致合同的基础发生根本性改变。
5. 显失公平:继续履行合同将导致一方严重受损,另一方获益不合理。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情势变更原则是对合同自由的一种必要补充,有助于实现法律的公平正义。在实际操作中,需结合具体案情,谨慎判断是否适用该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