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 PSVT)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特征是突发突止的心动过速,通常心率超过100次/分钟。PSVT的发病机制主要与房室结折返或房室旁路相关,临床表现多样,包括心悸、胸闷、头晕甚至晕厥等。
对于PSVT的治疗,药物选择是关键。以下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首选药物及其作用机制:
1. 腺苷
腺苷是治疗PSVT的一线药物,因其起效迅速且安全性较高而被广泛使用。腺苷通过短暂阻断房室结传导,中断折返环路,从而终止心动过速。其优点在于起效快,通常在1-2分钟内见效,但作用时间短(仅数秒),因此副作用轻微,如面部潮红、胸闷或一过性呼吸困难等。
2. 钙通道阻滞剂
维拉帕米和地尔硫䓬是常用的钙通道阻滞剂,适用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这些药物通过抑制钙离子内流,减缓房室结传导速度,从而终止心动过速。维拉帕米尤其适合急性发作期,但需注意避免用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或二度及以上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以免加重症状。
3. β受体阻滞剂
普萘洛尔等β受体阻滞剂也可用于PSVT的治疗,尤其是对伴有冠心病或其他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这类药物通过降低交感神经活性,减慢心率和房室结传导,从而终止心动过速。然而,由于其起效较慢,通常作为腺苷或钙通道阻滞剂无效时的备选方案。
4. 洋地黄类药物
洋地黄类药物如毛花苷C(西地兰)主要用于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这类药物通过增强迷走神经张力,减慢房室结传导,从而终止心动过速。但由于其起效缓慢且毒性较大,一般不作为一线用药。
治疗策略的选择
在实际应用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伴随疾病及药物耐受性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对于大多数无器质性心脏病的PSVT患者,腺苷通常是首选;而对于有基础心脏病的患者,则可能优先考虑钙通道阻滞剂或β受体阻滞剂。
此外,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非药物方法如Valsalva动作(深吸气后屏气用力呼气)也可用于终止心动过速,尤其适用于发作初期的患者。
总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应以安全、有效为原则,合理选择药物并密切监测患者反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化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